萧龙士
萧龙士简介:
萧龙士(1889~1990),原名品一,字翰云,斋名墨趣斋、堂号百寿堂。安徽萧县刘套镇萧屯人。中国现当代杰出的书画艺术家和美术教育家。生前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安徽分会名誉主席、安徽省书画院名誉院长,中国民盟盟员、省文史馆馆员、省人大代表和省政协常委。一九二五年毕业于上海美专,四十年代师从艺术大师齐白石,与一代大家李可染、李苦禅、许麟庐先生情逾手足。上承徐青藤、陈白阳、朱雪个、扬州八怪、吴昌硕、齐白石诸先贤。下启江淮写意画派,功勋卓著,成就斐然。 1990年1月17日在安徽合肥逝世。
人物经历编辑一八八九年(清光绪十五年) 己丑 一岁
是年五月十六日,先生生于徐州府萧县萧场村,取名萧品一。一八九七年(清光绪二十三年)丁酉九岁
入村塾启蒙。课余,常用纸蒙在课本上描绘插图,也爱画野花、飞鸟。祖父见爱,借来画谱,供其临摹。
一九零二年(清光绪二十八年)壬寅 十四岁
先生读书奋发,自书春联:“云过琴书润,春来翰墨香。”遂自号翰云。
一九零四年(清光绪三十年)甲辰 十六岁
考入萧县县城高等小学堂读书。一九零六年(清光绪三十二年)丙午 十八岁考入萧县师范讲习所。
一九零八年(清光绪三十四年)戊申 二十岁
二月,先生在萧县师范讲习所毕业。
三月,回籍在刘套筹办小学。
一九一零年(宣统二年)庚戌 二十二岁
是年被聘为萧县师范讲习所教师。
一九一三年(民国二年)癸丑二十五岁
春考入江苏省立第七师范学校(徐州)讲习科。
一九一八年(民国七年)戊午 三十岁
调任萧县教育局教育委员。
一九二一年(民国十年)辛酉 三十三岁
在徐州苗聚伍家和李可染相识,互相观摹作品,颇为投机,此后常有往来。
一九二三年(民国十二年)癸亥 三十五岁
经李可染介绍,入刘海粟先生创办的上海美专学校,插班二年级。
一九二四年(民国十三年)甲子三十六岁
潘天寿初见先生作品,极为赞誉,称为“江北第一画家”。业师诸闻韵常约先生登吴昌硕府上求教。
一九二五年(民国十四年)乙丑 三十七岁
在美专毕业,刘海粟校长致词,蔡元培到会祝贺。业师许醉侯和吴昌硕在先生画作上题词。
一九二六年(民国十五年)丙寅 三十八岁
在徐州参加欧亚艺术研究会,并在浙江会馆与赵松子、王继述联合举办画展。
是年,与王继述、阎泳百、王子云、李可染等共创徐州美术学校。先生易名为“龙士”。
一九二七年(民国十六年)丁卯 三十九岁
在徐州快哉亭举办个人画展。展画百件,历时三日。
一九二九年(民国十八年)己巳 四十一岁
先生以得意佳作一百又六件,在云龙山放鹤亭义展义卖,三日售完,得款全部捐献,赈济徐州灾民。
一九三零年(民国十九年)庚午 四十二岁
在上海晤杭州国立艺专校长林风眠,林校长誉先生之画为“艺界之光”。
一九三二年(民国二十一年) 壬申 四十四岁
先生《兰草》一幅,被送参加伦敦国际艺术展览会展出,并刊入画册。先后在徐州艺术专科学校,铜山中学教美术。
一九三五年(民国二十四年)乙亥 四十七岁
先生与刘惠民、许彦达、范慈仁、刘光辉结为桃园五友。
一九三七年(民国二十六年)丁丑 四十九岁
四月,参加《第二次全国美术展览》,赴南京参加美展开幕式,拜见了于右任、叶恭绰、黄宾虹、沈尹默等名家。
一九三九年(民国二十八年)己卯 五十一岁
苏豫皖边成立国立二十一中,先生应聘为美术教师。
一九四三年 (民国三十二年)癸未五十五岁
先后任萧县流动中学和永城县中学美术教师。
一九四六年 (民国三十五年)丙戌五十八岁
在徐州与郑培心、李可染,佟苏丹、王祥甫、王寄舟等组织中原艺社。参加艺社活动的还有胡叙之、张之仁、卓启俊等人。
先生在南京举办画展,著名画家陈之佛、张书旗、傅抱石联名评介。
一九四七年 (民国三十六年)丁亥 五十九岁
是年,先生在镇江慈幼院举办画展,以义卖资助慈幼院。
家乡连年水旱灾害,先生将黄河故道大堤以南土地二百余亩,全部献出济贫。
一九四九年 己丑 六十一岁
春,先生携画友刘惠民,甥郑正去北京,经李可染先生引见,拜谒齐白石大师。
一九五零年 庚寅 六十二岁
先生第三次去京,正式拜白石为师。大师亲刻“龙士”印章赠作纪念。
一九五一年 辛卯 六十三岁
五月,参加了全国举办的《抗美援朝义卖画展》,先生作品被选三十幅。
一九五二年 壬辰 六十四岁
十二月,被选为安徽省第一届人民代表会议代表。
一九五五年 乙未 六十七岁
是年,先生被安徽省文史馆聘为馆员。
一九六三年 癸卯 七十五岁
春节,在合肥与梅华、孔小瑜、申茂之、童雪鸿联合举办五老画展。
十二月,当选为安徽省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一九六五年 乙巳 七十七岁
作品《兰八哥》选送第四届全国美术展览展出。
《安徽省书法篆刻研究会》成立,先生被推选为理事会副会长。
一九七四年 甲寅 八十六岁
春,去上海访著名画家王个移,来楚生、唐云,拜见着名画家朱屺瞻先生。走访黄幻吾先生、曹简楼先生。
离上海去南京,访书法家林散之先生。
一九七八年 戊午 九十岁
五月,学生六十余人,在合肥逍遥津公园为先生祝贺九十大寿,并展出先生得意之作四十余件。刘海粟、关山月、秦愕生、王肇民、王子云、李可染、李苦禅、许麟庐发来祝贺作品。
徐州报发表记者董尧的文章《九十高龄当奋发》。
一九七九年 己未 九十一岁
先生分别被选为安徽省四届人大代表和政协常委。
十月,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代表大会。
一九八一年 辛酉 九十三岁
春,先生在合肥举办画展,经孙长林介绍,结识山东省美协主席于希宁、山水画家黑伯龙先生。先生与甥郑正联合在济举办画展。
十月五日,刘海粟先生八上黄山之后来到合肥,先生执礼恭谨,令陪行人员肃然起敬。
一九八二年 壬戌 九十四岁
四月晤黄胄、叶浅予、黄永玉。
一九八三年 癸亥 九十五岁
五月十六日,为先生九十五大寿,从艺八十周年,中国民主同盟、安徽省委员会、美协安徽分会,安徽省书画院、安徽省文史馆、合肥市工人文化宫等五单位在合肥市举行萧龙士从艺八十周年茶话会。
八月三十日,《徐州日报》以题为《年高艺精,香远益清》载文,简介先生艺术生涯。
一九八四年 甲子 九十六岁
七月二十日,北京成立齐白石艺术开发交流中心。先生被推选为艺术指导委员会副主席。
是年,先生还被聘为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顾问。
一九八五年 乙丑 九十七岁
和三位离休老同志黎光祖、蒋德功、张学祥一道组建《松风竹雨社》。
一九八六年 丙寅 九十八岁
四月,安徽省政协成立庆祝“萧龙士百岁寿辰筹备组织”。
一九八七年 丁卯 九十九岁
元月,萧县教育局向先生颁发“教育奖学金基金会理事长”证书。五月十五日,安徽省各界隆重举行萧龙士先生百岁寿辰祝寿活动。
一九九零年一月十七日于合肥逝世。
2个人作品编辑晚年作品有《兰香四射》、《香远益清》、《经霜益艳》等 。有《萧龙士画集》、《萧龙士蕙兰册》、《萧龙士百寿画集》、《萧龙士百寿纪念集》行世 。
萧龙士先生曾在历史文化名城徐州执教、生活了近半个世纪,尝书“徐州爱我,我爱徐州”的书作,表达了他对徐州深厚真挚的情感。
3后世纪念编辑为了宏扬和传承祖国优秀文化艺术,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 萧龙士画作
萧龙士画作(25张)设,推动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由张云生、张绍俊、欧阳龙等同志倡导、徐州市人民政府委托鼓楼区人民政府筹建了“萧龙士艺术馆”,以展示先生在书画艺术上的辉煌成就,在人格方面的崇高品德。
“萧龙士艺术馆”坐落于徐州市富国街中心地段萧老旧居原址之上,1998年9月建成。该馆分设展厅和接待室两部分,采取分体活动隔离结构,以尽量满足展示需要,格局典雅。由著名画家许麟庐先生所书的“萧龙士艺术馆”门匾,增添了几分古朴庄重。
先生后辈遵从先生爱国爱乡的遗愿,捐赠先生书画佳作65件,刘海粟、许麟庐等师友作品28件,及先生生前所用的部分实物同时在馆内陈列。
2012年7月,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萧龙士》(大红袍)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这在中国画画史上又增添了璀璨的一页。《萧龙士》画集是在安徽省政府、省政协有关领导的关怀支持下,省政府参事室、省文史研究馆主持的一项文化工程,搜集作品八百余幅,从中筛选180幅出版。作品以花鸟为主,杂以山水、人物和书法,集中展现了萧龙士从风华初现到耄耋终老,长达90年的艺术生涯,系统介绍了他的丹青追求和艺术成就。8月16日,在合肥举行了首发式。
4人物评价编辑萧龙士先生技艺精湛,画风儒雅酣畅,质朴淳厚,沉雄老辣;为人忠厚正直,待人热诚谦逊,爱国爱民,尝题“握笔应书民心愿,凝神当思国前程”的书作以表达其情怀。一代巨匠吴昌硕、齐白石、刘海粟、林凤眠、潘天寿、李可染、傅抱石、李苦禅、林散之、赖少奇、黄胄、黄永玉、冯其庸诸先生对萧龙士画品人品多有赞誉,诚如刘海粟先生所言“比其人其画,为花中兰蕙,有古君子之风,令人肃然起敬。”
萧龙士先生书画作品欣赏
黄易(1744—1802),字大易,号小松、秋盦,又号秋影庵主、散花滩人,浙江钱塘人。清代篆刻家,书画家,篆刻最为著名,他有“小心落墨,大胆奏刀”一语,深得篆刻三昧,为西泠八家之一......
李流芳 (1575~1629),字长蘅,一字茂宰,号檀园、香海、古怀堂、沧庵,晚号慎娱居士、六浮道人,徽州歙县(今安徽歙县)人,侨居嘉定(今上海嘉定),明代诗人、书画家。三十二岁中......
任惠中,1957年12月25日生,山东省莱州人。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中央美术学院首届中国画专业博士课程研究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协民族美术艺委会委员,中国......
《明人画千秋绝艳图》是明代佚名画家创作的一幅长卷仕女绘画,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此卷在6米多长的画面上,绘写了近70位古代仕女形象,包括从秦汉到明代各个朝代中比较著名、见诸于史实或......
胡佩衡(1892.6—1962.3),谱名锡铨,又名衡,字佩衡,号冷庵,外号胡涂克图,以字行,蒙族,原籍河北省涿县,因祖辈做粮商,迁居北京。先后在北平师范、私立华北大学、北平师范大......
漆艺,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艺术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之一。自先秦起,漆器、漆塑的出现,至后世的漆画、漆艺的应用,因其达到了审美与实用的统一,从而谱写了独特的辉煌历史。
王阔海,1952年生于山东招远市,1970年入伍,1989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国画系,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原主席,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七届理事,中央电......
师云南晋宁人,姓唐,俗名泰,字大来。身丁有明末造,以明经选,不赴。国变后,礼无住老人祝发,遍参吴越名宿,于湛然处,发明大事。出世于鸡山石钟,滇南衲子浩然趋附。康熙癸丑冬,示微疾,趺......
孙晓云1955年生于南京,三岁始承家传习书画,曾在农村插队五年,部队服役八年。中共十七、十八、十九大代表,中国文联第九、十届委员,中国书协主席,江苏省书协主席,江苏省政府参事,江苏......
版权所有 © 中世采文化发展集团 未经许可 严禁复制 建议使用1920X1080分辨率浏览本站
Copyright © 2001-2025 www.ltshj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