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印社元老:童大年书画篆刻欣赏
来源: | 作者:管理员 | 发布时间: 809天前 | 981 次浏览 | 分享到:
童大年(1874——1955)崇明县城人,早年潜心于先秦汉印,摹古几可乱真;中年后精研甲骨金石学说,晚年醉心三代秦汉古钵,又娴书法,尤精篆、隶,1933年为西泠印社30周年书写的篆对“西泠印结千秋社,东汉石传三老碑”,行笔雄健,今可于西泠印社三老石室柱石上见之。生平著作,有印谱《童子雕篆》等。

他是系有“天下第一名社”之誉的西泠印社首批社员,著名金石家。1904年西泠印社出版《现代篆刻》第八集《童心龛印存》为童大年一人之作,其时童氏刚过三十岁,足见其成名之早,影响之大。其书法四体皆能,篆书功力最深。作花卉,以书法行之。他又擅长没骨花卉,尤喜画梅。是一位把书画印融会贯通的艺术大师。


童大年(1874——1955)崇明县城人,早年潜心于先秦汉印,摹古几可乱真;中年后精研甲骨金石学说,晚年醉心三代秦汉古钵,又娴书法,尤精篆、隶,1933年为西泠印社30周年书写的篆对“西泠印结千秋社,东汉石传三老碑”,行笔雄健,今可于西泠印社三老石室柱石上见之。生平著作,有印谱《童子雕篆》等。


童大年艺术上的成就,多见于专家学者著作,本文介绍其轶事数则,以飨读者,或有助于我们能更多地使了解这位德艺双馨艺术大师的性情、品格。

|淡泊名利求心安

据《崇明县志·人物》记载,童大年成年后远赴北京当文书。1895年进沪宁铁路购地局,继而在沪宁、沪杭甬铁路任职。

1900年,童大年受友人、书画家黄山寿的挽请前往天津,出任布政使哈达瑞与观察使文邵儒的幕僚。到任以后,尽心公职,一丝不苟,显示了不凡才干与敬业精神,得到上司信赖,同僚称许。直隶总督李鸿章闻讯后,嘱布政使哈达瑞通知童大年,准备将他调至总督衙门襄理政务。

被炙手可热的朝廷重臣李鸿章看中,官运亨通不在话下,飞黄腾达也在预料之中,一般人是求之不得,趋之若鹜,童大年却嗤之以鼻,这是为何?

李鸿章是近代史上臭名昭著的权奸国贼,一向“惧外”,主张“委曲求全”的对外方针,曾以全权大使的身份,主持签订过多个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如《马关条约》、《中俄密约》、《胶州湾租借条约》……童氏以李鸿章是祸国殃民之辈,视为不齿,岂愿折腰事之?借口老母年迈体弱,须尽人子之责,匆匆辞去幕僚职务,与黄山寿一起南归。

途中船上,黄山寿称赞童大年洁身自好,品节可嘉,乘机请其绘画《鳌峰归隐图》以明心志。画毕,童氏自题七律一首:“仓卒且离鼙鼓声,亲衰敢不惜余生。从今归作鳌峰隐,不愿诸侯问姓名。”厌恶、远离腐朽官场的心迹跃然纸上。

童大年取字“心安”,又或书法或印刻“行吾心之所安”、“心安是药更无方”,意谓心地端正而无邪念,凡事应对得起天地良心。其淡泊名利、自守清节,不与权奸同流合污的高尚美德可敬可嘉。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的30年代初,童大年应文友、江苏省民政厅长胡朴安邀请,出任民政厅秘书。不久,胡朴安自请辞职重操旧业,去上海大夏大学任教,童氏跟着离任,寓居沪上。

“一二八”事变爆发,日军不战而胜,加紧在上海扩张势力,民生不安。童大年携家眷南去杭州,居住在旧藩署宾官弄60号,以鬻艺养家糊口。

|扬名大江南北

资料记载,50岁以后的童大年,篆刻书画名播大江南北,慕名而来请他书画刻章者络绎不绝。其间,有人见他生活窘迫有意多付钞票,也有贵者富者附庸风雅,加倍给予。

童大年心地正直,奉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给自己定下规矩:辛勤劳动所得,收取应得的报酬,不做假斯文;不应得的则决意不要。他以“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为楷模,自定“润例”即稿费标准,刊登在1934年9月发行的《东南日报》副刊《金石书画》第一期。“润例”先作了“精篆隶,兼工铁笔,研究金石,乐而不疲”的自我介绍,告知定货交货地点,然后就书写条幅、对联以及篆刻印章等项,一一作了明码标价:

堂幅6尺12元,5尺10元,3、4尺8元,屏条减半。
楹联6尺8元,5尺6元,3、4尺5元。扇、册4元。
石章每字朱文2元,白文1元半,牙章加倍,墨费加二成。

此后,童大年尽自己所能精制作品,务使货真价实,照章收取润笔费。权贵以高价“恩赐”的,他视作“嗟来之食”即侮辱性施舍,断然拒绝。不屑之徒欲白拿的,他以公告周知的“润例”示之,就是不给。

该慷慨付出的,童大年毫不吝惜,每有义卖时,如为支援前线、赈济灾民、救助孤独鳏寡等等,总是奋袂先行,踊跃报名,精心制作,悉数捐赠。

|醉后成就传世之作

文学艺术史上,多酒醉而成名作的大家,如李白的“斗酒诗百篇”、苏东坡的“得酒诗自成”、吴道子的“醉后为画,挥毫立就”、王羲之的醉时挥毫《兰亭序》“遒媚劲健,绝代所无”……童大年也是其中的一个。

童氏小少时就喜欢喝酒,成年后益发不可收拾,他的篆刻作品中,与豪饮有关的名句不乏其例,诸如“醉他三万六千场”、“豪卷酒波连月吸”、“急需满把金樽倒”。

上海“一二八”事变起,华界里的居民纷纷逃往美、英、法租界,盖因租界有“国中之国”之称,当时的日本还没有力量与西方大国反目,不敢贸然侵犯,以防引起国际争纷。中国人因此将租界地视作避风港,纷纷逃去避难,不言而喻,都将细软值钱之物带上。童大年却与众不同,特立独行,所带的只是一坛美酒!

童大年65岁时,曾篆刻了唐伯虎《一世歌》中“急需满把金樽倒”句,他是边喝酒边刻的,刻完了人也就醉了,呼呼入睡。醒来后又刻了边款,介绍了自己好酒嗜酒的经历,大意谓:七八岁时就喜欢上了酒,即便历经迭次兵荒马乱也未断瘾,如今更不知所止,倜傥之士,嗜酒者甚多,借酒杯,浇块磊,岂非美哉?

这次醉后酒醒重操铁笔,居然刻了140字许,字字玲珑精致,韵味无穷。

一年“大雪”过后气候奇暖,一天晚上,突然大雨如注,雷声隆隆,居民惊恐之余,屏息敛气,不知所措。独童大年不介其事,对家人说:“何必杞人忧天?不如杯酒在手。”于是浅斟慢酌,电闪雷鸣,震耳欲聋,如同未闻。第二天又有雷雨,他依然开怀畅饮,至半酣时篆刻“憨石”一印,再刻边款,内中有诗云:“……举头难见当头月,独耳惊聒震耳雷。记取不如杯在手,长宵却好试新醅。”

童氏嗜酒、痴酒至此,堪称一奇,真名士风范!

童大年国画作品










童大年书法作品


△天锡乃休民和四野,人保其德寿上三多。


△ 碧蕙滋旗红兰重箭,素琴上壁青简盈床。


 
  • 29 2023-03

    黄易(黄小松)书画作品欣赏

    黄易(1744—1802),字大易,号小松、秋盦,又号秋影庵主、散花滩人,浙江钱塘人。清代篆刻家,书画家,篆刻最为著名,他有“小心落墨,大胆奏刀”一语,深得篆刻三昧,为西泠八家之一......

  • 20 2023-03

    李流芳:唐人诗意册

    李流芳 (1575~1629),字长蘅,一字茂宰,号檀园、香海、古怀堂、沧庵,晚号慎娱居士、六浮道人,徽州歙县(今安徽歙县)人,侨居嘉定(今上海嘉定),明代诗人、书画家。三十二岁中......

  • 17 2023-03

    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任惠中

    任惠中,1957年12月25日生,山东省莱州人。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中央美术学院首届中国画专业博士课程研究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协民族美术艺委会委员,中国......

  • 16 2023-03

    中国国画历代精品高清展:明·佚名《千秋绝......

    《明人画千秋绝艳图》是明代佚名画家创作的一幅长卷仕女绘画,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此卷在6米多长的画面上,绘写了近70位古代仕女形象,包括从秦汉到明代各个朝代中比较著名、见诸于史实或......

  • 16 2023-03

    胡佩衡:博识多能,一代名家

    胡佩衡(1892.6—1962.3),谱名锡铨,又名衡,字佩衡,号冷庵,外号胡涂克图,以字行,蒙族,原籍河北省涿县,因祖辈做粮商,迁居北京。先后在北平师范、私立华北大学、北平师范大......

  • 15 2023-03

    漆画在生活茶事中的应用美学!一起了解中国......

    漆艺,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艺术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之一。自先秦起,漆器、漆塑的出现,至后世的漆画、漆艺的应用,因其达到了审美与实用的统一,从而谱写了独特的辉煌历史。

  • 13 2023-03

    中国新汉画水墨艺术开山者:王阔海老师

    王阔海,1952年生于山东招远市,1970年入伍,1989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国画系,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原主席,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七届理事,中央电......

  • 09 2023-03

    云南诗书画三绝的担当和尚

    师云南晋宁人,姓唐,俗名泰,字大来。身丁有明末造,以明经选,不赴。国变后,礼无住老人祝发,遍参吴越名宿,于湛然处,发明大事。出世于鸡山石钟,滇南衲子浩然趋附。康熙癸丑冬,示微疾,趺......

  • 09 2023-03

    中国书协主席孙晓云的书法人生!

    孙晓云1955年生于南京,三岁始承家传习书画,曾在农村插队五年,部队服役八年。中共十七、十八、十九大代表,中国文联第九、十届委员,中国书协主席,江苏省书协主席,江苏省政府参事,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