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研山铭》流落日本300年,巨款拍回后,专家誉为:绝世神品
来源: | 作者:管理员 | 发布时间: 919天前 | 939 次浏览 | 分享到:
《研山铭》的39字全文为:“研山铭:五色水,浮昆仑。潭在顶,出黑云。挂龙怪,烁电痕。下震霆,泽厚坤。极变化,阖道门。宝晋山前轩书”。

古人的书画艺术之所以有极高的造诣,皆在于他们穷其一生,将其臻至绝境,甚至达到“痴”的状态。

北宋书法家、画家米芾,就是其中一位。

他对艺术的执着,就是一个十足的疯子。他明明是北宋人,却仰慕盛唐,常常穿戴着唐朝的衣帽招摇过市。

他为了得到王羲之的一幅字,不惜以死相威胁,“大呼,据船舷欲坠”;他爱石成痴,曾穿着朝服手持笏拜石头;偶然得到“灵璧研山”石,竟然爱不释手的“抱之眠三日”。

他对书法的追求,也臻至绝境,成为中国书法顶级宗师之一,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宋四家”。苏轼曾评其书法如风樯阵马,超逸入神,沉着痛快;黄庭坚评其书法如快剑斫阵,强弩射千里。

米芾的书法笔法“八面出锋”,极尽变化。要么肆意灵动、要么深沉如山、要么凌厉如锋。他的书法最能彰显自我个性,卓然又独树一帜。苏轼曾推崇米芾与书圣王羲之并列。

有学者认为,米芾是最得晋人古法的书法大家,他是串联后世与晋唐之间笔法的重要桥梁。

米芾现存的大字书法作品有《研山铭》、《虹县诗帖》、《多景楼诗帖》、《吴江舟中诗》等屈指可数。他的每款作品风格都略有不同,其中《研山铭》是存世作品的极品。

自《研山铭》问世以来,一直被珍藏于北宋、南宋宫廷。南宋理宗时,被右丞相贾似道收藏。后传到元代,被元代最负盛名的书画鉴藏家柯九思收藏。

清朝雍正年间,被书画鉴赏家、四川成都知府于腾收藏。之后便杳无音信,后得知其竟流落日本,孤悬海外300年。

米芾之所以能够创作出《研山铭》如此的旷世之作,皆因这款作品是其最兴致的真情流露。

众所周知米芾极爱奇石,在他的新婚之夜,其夫人李氏给他带来了家传之宝“灵璧研山”石。“灵璧研山”石最初是南唐后主李煜的珍爱之物,即便最后亡国,他都不愿割舍这块研山石。

“灵璧研山”(指中有墨池的灵璧石)经长愈尺,前耸三十六峰皆大如手指,高者名华峰。参差错落者为方坛,依次日岩、玉笋等。各峰均有其名,又有下洞三折而通上洞。左右则因两岸陂陀中凿为砚。

对于爱石、爱书法如痴的米芾来说,得到这样一块奇石,将是何等的喜悦呢?他先是抱着石头睡了3天,然后激情澎湃地写下了传世之作《研山铭》。

《研山铭》全文39个字,用南唐最昂贵的澄心堂纸书写而成。行书,卷纵36厘米,横136厘米,上有历代收藏家题跋二十余款,亦有日本近代政治家犬养毅所题的引首“鸢飞鱼跃”。

《研山铭》全卷,请横屏欣赏:

《研山铭》在运笔上刚劲强健,具奔腾之势,筋雄骨毅,变化无穷。结字上,自由放达,倾侧之中含稳重,因而端庄之中婀娜多姿,刚劲奔腾、沉顿雄快。

启功先生曾赋诗赞曰:羡煞襄阳一枝笔,玲珑八面写秋深。还曾言说,要是看不到米芾的《研山铭》,我死也不瞑目的。

《研山铭》的39字全文为:“研山铭:五色水,浮昆仑。潭在顶,出黑云。挂龙怪,烁电痕。下震霆,泽厚坤。极变化,阖道门。宝晋山前轩书”。

单看书法的文辞,也是状物有形,气势恢宏。与书法的雄浑犀利相得益彰,实为佳作。由不得专家将其誉为“传世神品”。

2002年,日本某私人博物馆因经济困顿而出售《研山铭》,国人和海外华人知道后纷纷欲将其购回。据悉,当时大连万达和米芾故乡湖北襄阳市博物馆都有意竞拍。

后国家文物局考虑到其珍贵性,最后由指定的国有文物收藏单位购得,成交金额2999万元,真可谓一字百万。目前,《研山铭》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 29 2023-03

    黄易(黄小松)书画作品欣赏

    黄易(1744—1802),字大易,号小松、秋盦,又号秋影庵主、散花滩人,浙江钱塘人。清代篆刻家,书画家,篆刻最为著名,他有“小心落墨,大胆奏刀”一语,深得篆刻三昧,为西泠八家之一......

  • 20 2023-03

    李流芳:唐人诗意册

    李流芳 (1575~1629),字长蘅,一字茂宰,号檀园、香海、古怀堂、沧庵,晚号慎娱居士、六浮道人,徽州歙县(今安徽歙县)人,侨居嘉定(今上海嘉定),明代诗人、书画家。三十二岁中......

  • 17 2023-03

    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任惠中

    任惠中,1957年12月25日生,山东省莱州人。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中央美术学院首届中国画专业博士课程研究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协民族美术艺委会委员,中国......

  • 16 2023-03

    中国国画历代精品高清展:明·佚名《千秋绝......

    《明人画千秋绝艳图》是明代佚名画家创作的一幅长卷仕女绘画,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此卷在6米多长的画面上,绘写了近70位古代仕女形象,包括从秦汉到明代各个朝代中比较著名、见诸于史实或......

  • 16 2023-03

    胡佩衡:博识多能,一代名家

    胡佩衡(1892.6—1962.3),谱名锡铨,又名衡,字佩衡,号冷庵,外号胡涂克图,以字行,蒙族,原籍河北省涿县,因祖辈做粮商,迁居北京。先后在北平师范、私立华北大学、北平师范大......

  • 15 2023-03

    漆画在生活茶事中的应用美学!一起了解中国......

    漆艺,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艺术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之一。自先秦起,漆器、漆塑的出现,至后世的漆画、漆艺的应用,因其达到了审美与实用的统一,从而谱写了独特的辉煌历史。

  • 13 2023-03

    中国新汉画水墨艺术开山者:王阔海老师

    王阔海,1952年生于山东招远市,1970年入伍,1989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国画系,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原主席,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七届理事,中央电......

  • 09 2023-03

    云南诗书画三绝的担当和尚

    师云南晋宁人,姓唐,俗名泰,字大来。身丁有明末造,以明经选,不赴。国变后,礼无住老人祝发,遍参吴越名宿,于湛然处,发明大事。出世于鸡山石钟,滇南衲子浩然趋附。康熙癸丑冬,示微疾,趺......

  • 09 2023-03

    中国书协主席孙晓云的书法人生!

    孙晓云1955年生于南京,三岁始承家传习书画,曾在农村插队五年,部队服役八年。中共十七、十八、十九大代表,中国文联第九、十届委员,中国书协主席,江苏省书协主席,江苏省政府参事,江苏......